mirror of
https://github.com/SouthFox-D/SouthFox-D.github.io.git
synced 2025-01-18 14:56:18 +01:00
post/update post
Emacs 3
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:
parent
c528841a7b
commit
c75d5863fb
1 changed files with 8 additions and 8 deletions
|
@ -33,7 +33,7 @@ toc: true
|
|||
|
||||
### 使用
|
||||
|
||||
当然如果是如果是使用 `Doom emacs` 配置集的话,自带的 `vim` 按键绑定会覆盖掉 `mastodon.el` 的自带按键设定,所以还是得自己设置一下。
|
||||
当然如果是使用 `Doom emacs` 配置集的话,自带的 `vim` 按键绑定会覆盖掉 `mastodon.el` 的自带按键设定,所以还是得自己设置一下。
|
||||
|
||||
```lisp
|
||||
(map! :leader
|
||||
|
@ -85,9 +85,9 @@ toc: true
|
|||
)
|
||||
```
|
||||
|
||||
第一处就是使用 `SPC o M` 来打开 `mastodon.el` 这个包,实现快速摸鱼,第二处设置则是照虎画猫其他人的[配置](https://github.com/coutego/evil-collection/blob/master/modes/mastodon/evil-collection-mastodon.el)来实现的,虽然没看文档(坏习惯),但是猜测 `:map mastodon-mode-map` 是选择指定那个模式下的按键配置;`:n` 是覆盖 `vim` 那个模式下的按键绑定,`n` 应该是普通模式。
|
||||
第一处就是使用 `SPC o M` 来打开 `mastodon.el` 这个包,实现快速摸鱼,第二处设置则是照虎画猫其他人的[配置](https://github.com/coutego/evil-collection/blob/master/modes/mastodon/evil-collection-mastodon.el)来实现的,虽然没看文档(坏习惯),但是猜测 `:map mastodon-mode-map` 是选择指定那个模式下的按键配置,`:n` 是覆盖 `vim` 那个模式下的按键绑定,`n` 应该是普通模式。
|
||||
|
||||
按键绑定改来改去,要在不影响原本的 `hjkl` 和 `wby` 常用指令还要做到方便(自己)记忆还是有点难的,毕竟兼容了原本按键绑定复制粘贴起来也比较好操作。
|
||||
按键绑定改来改去,要在不影响原本的 `hjkl` 和 `wby` 常用指令还要做到方便(自己)记忆还是有点难的,毕竟能兼容了原本按键绑定进行复制粘贴起也比较好操作。
|
||||
|
||||
总体来看还是倾向于一个补充,毕竟 `Emacs` 网络相关的操作确实不太行,跟 `Web` 端确实是不能比的,但是能够快速摸鱼外加和其它包联携的潜力(比如打开收藏夹进行进行分析;直接拷贝嘟文内容送入待办等),还要啥自行车呢。
|
||||
|
||||
|
@ -127,13 +127,13 @@ IgnoreVerification = True
|
|||
|
||||
之后再启动程序 `pantalaimon --log-level debug` ,但是现在还没有真正运行,首先在 `Emacs` 里进行登陆并且指定使用的地址:
|
||||
|
||||
按下 `M-S ;` 运行指令指定本地反代的地址
|
||||
按下 `M-S ;` 运行指定本地反代的地址的指令:
|
||||
|
||||
```lisp
|
||||
(ement-connect :uri-prefix "http://localhost:8009")
|
||||
```
|
||||
|
||||
然后输入帐号密码进行登陆,看日志应该能发现有所输出,等待到数据同步后 `Emacs` 显示了房间列表后。切换到另一个已经登陆的客户端上应该能发现两个设备进行登陆,一个叫 `pantalaimon` 另一个是随机字符串是 `ement.el` 使用的。两个都显示未支持加密功能。这时先用 `Emacs` 进入一个开启加密的房间然后用 `ement-room-send-message` 指令发送一条消息,理所当然的不会成功,因为 `pantalaimon` 还没通过验证,但现在应该会显示 `pantalaimon` 设备尝试申请验证了。
|
||||
然后输入帐号密码进行登陆,看日志应该能发现有所输出,等待到数据同步后 `Emacs` 显示了房间列表后。切换到另一个已经登陆的客户端上应该能发现两个设备进行登陆,一个叫 `pantalaimon` 另一个是随机字符串是 `ement.el` 使用的。两个都显示未支持加密功能。这时先用 `Emacs` 进入一个开启加密的房间然后用 `ement-room-send-message` 指令发送一条消息,理所当然的不会成功,因为 `pantalaimon` 还没通过验证,但现在应该会显示 `pantalaimon` 设备变成支持加密的未知设备了。
|
||||
|
||||
这时在开启一个终端输入 `panctl` 指令进入控制,参考[这篇文章](https://www.cogitri.dev/posts/10-pantalaimon-setup/)进行验证操作 ,具体来说就是用指令 `start-verification @自己帐号:自己实例 @自己帐号:自己实例 已经登陆的设备的设备号` 发起验证,然后用那一个已经登陆的设备确实验证请求开启交叉验证……其中可能会卡住或许要多发起几次。
|
||||
|
||||
|
@ -149,7 +149,7 @@ IgnoreVerification = True
|
|||
UI_ENABLED = False
|
||||
```
|
||||
|
||||
然后就能当作 `service` 进行管理理,代价就是无法使用 `panctl` 命令,不过只要没有再配置的需求还是能接收的,或是从一开始就使用 `Docker` 然后安装这[说法](https://github.com/matrix-org/pantalaimon/issues/144#issuecomment-1376163550)进行配置。
|
||||
然后就能当作 `service` 进行管理理,代价就是无法使用 `panctl` 命令,不过只要没有再配置的需求还是能接受的,或是从一开始就使用 `Docker` 然后按照这[说法](https://github.com/matrix-org/pantalaimon/issues/144#issuecomment-1376163550)进行配置。
|
||||
|
||||
### 再再配置
|
||||
|
||||
|
@ -161,7 +161,7 @@ UI_ENABLED = False
|
|||
|
||||
将会话数据保留下来,要不然每次登陆都会新申请一个设备,每开一次 `Emacs` 来这样一次那很快就要达到上百个设备了。
|
||||
|
||||
配置此选项后关闭 `Emacs` 应该能注意到关闭 `Emacs` 会将会话数据写入,没有的话还得使用`(ement-connect :uri-prefix "http://localhost:8009")` 指令再登陆几次。检查 `ement-sessions-file` 变量是否设置,默认 `"~/.cache/ement.el"` ,到改路径检查,有没有设置反代地址和保存了相关 `token` ,有的话就完事大吉了,之后也可以直接用 `ement-connect` 直接登陆,因为反代地址已经保存了所以也不用特意指定。
|
||||
配置此选项后关闭 `Emacs` 应该能注意到关闭 `Emacs` 会将会话数据写入,没有的话还得重启 `Emacs` 使用`(ement-connect :uri-prefix "http://localhost:8009")` 指令再登陆几次。检查 `ement-sessions-file` 变量是否有被设置,默认是 `"~/.cache/ement.el"` ,到该路径检查,有没有设置反代地址和保存了相关 `token` ,有的话就万事大吉了,之后也可以直接用 `ement-connect` 直接登陆,因为反代地址已经保存了所以也不用再去特意指定。
|
||||
|
||||
### 再再再配置
|
||||
|
||||
|
@ -169,4 +169,4 @@ UI_ENABLED = False
|
|||
|
||||
## 总结
|
||||
|
||||
两款常用服务配置下来那就挺让人舒适的了,快速刷轴摸鱼,聊天也可以在 `Emacs` 实现,主要优点是不走 `Web` 端的话,资源是比较省的,不用再加载几兆几十兆的脚本外加浏览器吃掉的内存了,两种喜欢的事加起来,多是一键美事啊。
|
||||
两款常用服务配置下来那就挺让人舒适的了,快速刷轴摸鱼,聊天也可以在 `Emacs` 实现,主要优点是不走 `Web` 端的话,资源是比较省的,不用再加载几兆几十兆的脚本外加浏览器吃掉的内存了,两种喜欢的事加起来,多是一件美事啊。
|
||||
|
|
Loading…
Reference in a new issue